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随着国家对种业发展的愈发重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种业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体系,以种业知识产权交易来促进成果转化、带动知识产权保护、引领科技创新,是民族种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此背景下,4月15日,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荃银”)与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海知所”)达成战略合作,并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联合举办了“水稻品种基因型评估交易体系专家评审会”。
将探索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韩斌院士认为,中科荃银与海知所首创的水稻品种基因型评估交易体系作为传统品种鉴定方法的补充,将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育种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韩斌院士发言。海知所 摄
海南省种子总站站长邱军表示,中科荃银与海知所首创的水稻品种基因型评估交易体系,往前一步可预测定价,往后一步又可通过基因型来佐证定价,以此来探索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南省种子总站站长邱军发言。海知所 摄
评审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领衔,成员还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储成才,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教授樊龙江,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教授李仕贵,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泽福,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唐绍清、杨仕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丰,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张从合。
专家评审会现场。海知所 摄
评审专家组认为,水稻品种基因型评估交易体系能够通过基因型检测结果,高效地对品种进行评估,为品种交易提供支撑,一致同意评审通过。
中科荃银与海知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在当天举行的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2023年南繁成果展示会暨中科荃银第三届“田间开放日”活动中,中科荃银与海知所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推动种业科研与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中科荃银是经农业农村部推动,由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为打造民族种业“中国芯”设立的创新型种业公司。公司通过将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深度结合,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育种体系和民族种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新型举国体制下民族种业创新发展的标杆。
中科荃银总经理方玉表示,种业是知识产权最为密集的产业之一。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化,是中科荃银作为创新型种业公司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中科荃银积极谋划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希望与海知所的此次合作,进一步促进种业创新要素的流动,助力民族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海知所董事长盛暘表示,海知所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功能平台,服务于海南重点产业,积极响应中央对种业发展和南繁硅谷建设的指示与号召,已在种业领域广泛开展行业研究和市场调查,将逐步打造覆盖境内外市场种质资源交易流转的服务平台。本次与中科荃银合作有助于探索种质资源的流转运用和价值发现,为国家种业创新贡献海知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