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东亚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安全国际论坛
由国际产业安全协会(韩)指导,汉阳大学(韩)主办,浙江大学协办,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支持的“首届东亚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安全国际论坛”将于2022年5月28-29日9:30(北京时间)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连线中日韩顶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律所智库及互联网企业,聚焦“数据跨境流通与合规”“数字化的产业应用”“数据合规与知产管理”“青年人才培养”等议题,为东亚数字经济发展治理、数据要素安全合规跨境流通和数字化产业安全及网络安全发展建言献策。论坛同期还将由国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同发出成立“东亚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安全联盟”的倡议,促进国际对话交流,共谋高效发展。
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作为共同协办单位之一,副总经理冯斌受邀参加论坛并在“数据合规与知产管理”环节作主题演讲。
论坛
背景
2017年12月,中国提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面对新冠疫情蔓延和经济全球化逆流,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仍保持同比增长3.0%,显示出了巨大活力和强大韧性。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全球数字经济仍将以高速增长态势驱动社会经济增长。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新型生产要素,已经深度融入社会经济价值创造过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规模达到39.2万亿元。
来源:《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互联网协会
数据产业创新演进升级,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发达国家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巩固数据产业先发优势,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赶超,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将愈发激烈。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数字化技术在各个行业和各个产业渗透和应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释放数据产业经济活力。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基于安全稳定这一大前提。产业数字化不仅对数据的安全感知、安全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处理等提出更大挑战,还对数据治理、平台服务、应用场景开发等带来新的安全需求。
企业数字化需求高、数据资产累积多、数据安全面临多重挑战。
来源:《2021年中国隐私计算市场研究报告》——甲子光年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现在工业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形势非常严峻,如图灵计算原理少攻防理念,冯·诺伊曼架构缺防护部件,重大工程应用无安全服务等(沈昌祥,2019)。在数字经济时代,很多新基建背景下的万物互联网络攻击将从数字空间延伸到物理空间,对产业安全和网络安全提出严峻挑战,必须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构建一套主动免疫可信计算的主动安全防护体系,为疫情笼罩下的产业转型和升级保驾护航。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0年数字安全十大产业方向、十大技术赛道研究报告》——中国信通院
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东亚地区聚集着越来越多的全球顶尖互联网企业,新型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正呈现勃勃生机,数字经济已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相对于亚太地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安全治理体系的建构却呈现着明显的滞后性。论坛同期将由国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同发出成立“东亚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安全联盟”的倡议,这是顺应地区产业转型发展与经济格局重构的积极措施。此次论坛的举办,对于进一步整合东亚数字经济产业安全治理的国际资源,形成以增强数字经济产业联系与提供系统性的安全保障的国际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地缘经济、国际合作与国内经济复苏等多维度,中日韩都有构建数字经济合作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与迫切需求,进一步深化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也成为多边贸易协定的重要内容。东亚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推动新型全球化与可持续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各国应对国内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希望本次大会所产出的智力成果能够在相关产业领域持续产生影响,并成为中日韩等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安全协调的优质平台,为后疫情环境下的新产业格局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