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优势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陆地面积约720平方公里,面积亚洲第二小,人口约565万,人均GDP却达到6.4万美元,全球前十。新加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扼守在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地,是这条“世界十字路口”最重要最便捷的港口,因此它的造船业、转口贸易相当发达,新加坡是亚洲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新加坡港是全球十大港口之一。除了地理优势,新加坡还具备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全英文的语言环境。
二、税收发展阶段
作为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新加坡为了发展经济,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税收政策上,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一阶段为60年代经济发展初期,这个阶段新加坡失业人口多,为解决失业问题,税收上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第二阶段为70年代,在解决失业问题的基础上,把税收重点扶持对象转移至资金密集的工业和产品外销企业;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政府鼓励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工业自动化。
三、税收普惠并伴随特定指向
新加坡的税收制度组成简单,对投资友好,无外汇管制,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新加坡两大税种是所得税(17%)和消费税(7%),税收优惠集中在所得税,所有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企业,应税所得中,首个1万新币享受75%的税收减免,1万至3万新币部分享受50%的税收减免,前三年税前利润10万新币以内,享受税率4.25%,10万至20万,享受8.5%的税率优惠;净利20万新币部分按正常17%纳税。
除上述普惠政策外,新加坡还对特殊产业有定向税收优惠。具体如下:
1.经核准的特许权使用费、技术支持费用和研发费用。支付给非居民企业的经核准的特许权使用费、技术支持费用和研发费用可免征或减征预提所得税。2024年1月1日以后,将不再批准享受该优惠政策。
2.效率及创新抵免。针对下列六项经营活动的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可获得额外的抵免或扣除额: ①研究与开发; ②符合条件的设计项目; ③获得或技术授⼊知识产权; ④注册专利、商标、设计及植物品种; ⑤获得或出租 PIC 信息技术(IT)及自动化设备; ⑥外部培训及符合规定的内部培训。所有企业每年均可就其上述每项投资中头40万新元的部分申请400%的税收扣除,在2016-2018纳税年度,每一项目中所有符合规定的投资总扣除额不得超过120万新元。
3.知识产权发展优惠。新加坡引入了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税收优惠激励标准(类似爱尔兰的“知识发展盒”或“IP盒”),旨在鼓励纳税人使用研发产生的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产权收入可享受优惠: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将享受5%或者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该优惠于2017年在新加坡政府预算中提出,该优惠结合了税基侵蚀与利益转移–修正关联方法。
4.关于知识产权的税收折旧。截至2020纳税年度的最后一天,为获得指定种类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发生的投资支出,可获得分摊免税额(WDA),前提是该知识产权的法定及经济所有者为新加坡企业。免税额采用直线法计算,在5年内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