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400-111-5953

在线客服

微信客服

如何开户

帮助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海知学院

海知学院

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研究与借鉴

发表于:2020-12-23 11:16

自由贸易港的定义与发展

自由贸易港一般是指设在一国(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货物、资金、人员自由进出的特定区域,是自由贸易园区的一种高级形态,通常是一国开放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具有开放、自由、非歧视和服务型政府等共性特点。

自由贸易园区(也被称为自由港、对外贸易区、自由区、自由经济区、出口加工区等)起源于欧洲,1547年意大利最早设立了里窝那(Livorno)自由港,主要是为了吸引外国商船,从事转口贸易,起到货物集散的作用。1959年爱尔兰设立香农自由贸易区,由于其主要功能转变为吸引投资、创造就业及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园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都纷纷建立起了自由贸易园区(港)。成熟的自由贸易港通常选择境内关外模式,具有公平稳定的法治环境、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和简单优惠的税收制度,货物、资本、人员、服务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是各项要素集聚的区域经济中心。

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

自由贸易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借鉴其建设发展经验,对海南制定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选取了几个较为典型的国际自贸港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其在发展初期或转型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及所施行的政策。

香港在1841年英国殖民时期就开始推行自贸港政策,发展初期定位为自由通商的港口门户和货物集散地,建立了自由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法律环境,实行“积极不干预主义”的便利商贸措施,还配以简单低税率政策,使得其转口贸易发展迅速。而香港经济的真正腾飞,则是在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抓住机遇,迅速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并着力发展贸易、旅游、信息、金融等服务行业,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首。

新加坡早期是英国的一个贸易站,也以转口贸易作为经济支柱。1965年建国后,由于英国撤出及与周边国家的竞争,经济迅速下滑。在面对当时幼稚产业保护的全球思潮之下,李光耀先生独树一帜,对新加坡进行重新定位,确立了以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为核心的方针,取消外汇管制和产业保护,用高效、透明、富有组织力的政府服务,及近乎苛刻的便利化管理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全球的人才、资本,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90年代后,新加坡逐步把发展重点从制造业转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等,特别是学习纳斯达克市场,建立了以服务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新加坡交易所,迅速地集聚了资源,实现了经济结构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爱尔兰香农自贸港原本是一个国际机场,主要提供美欧大陆飞机的中转停留、燃油补给等服务。50年代中期,由于飞机续航力的提升,香农机场丧失了其区位优势,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爱尔兰在1959年成立了香农自贸园区。在短暂实行了来料出口加工模式后,香农自贸园区迅速向科技工业转型,探索出了科研创新与本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香农自贸园区实行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税收优惠政策,后又扩大到爱尔兰全境,并通过适时调整重点激励行业,先后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并逐步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科研基地之一。这一知识产权优惠税制为爱尔兰的经济发展集聚了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要素资源,对于其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虽然香港、新加坡和爱尔兰均是发展较为成功的自贸港,但其具体发展路径不尽相同。香港主要是抓住了内地改革开放的红利从而成功转型并实现经济腾飞;新加坡是在全球幼稚产业保护浪潮中,反其道而行之,以错位竞争找到了自身定位,实现了经济发展;而爱尔兰则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将知识产权与自贸港政策有机结合,形成了有效的资源集聚功能,最终实现了经济增长。

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启示

按照中央的部署,海南要作为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这既是历史性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经验,海南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国际环境、自身条件、发展定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出适合自由贸易港发展起步期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事件频频发生,海南既要坚持做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总体风险可控。同时,对比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海南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更应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按照中央对海南的定位,分阶段、有重点的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对海南的定位,海南应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而知识产权交易属于服务贸易,它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建议依托于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南国知中心”),在知识产权研发、交易和运用等环节,试行定向税收优惠、人民币自由兑换及配套的便利化政策,并将其纳入到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制度体系中,以制度创新助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

来源于:海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