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400-111-5953

在线客服

微信客服

如何开户

帮助

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海知学院

海知学院

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发表于:2020-12-18 14:11

必要性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将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促进国家科创事业的重大举措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承担着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将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进行有效结合,是改变知识产权转化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知识产权行业产值比重低的“三低”现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的重大举措。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在较大程度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困境,为科创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集聚资源,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

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金融产品,可以连接知识产权的创造方、运营方、服务方及投资方,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转化及落地应用的全链条,聚集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正值2019年海口市获批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研究与探索必将有力的带动海南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的建设。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进行制度创新,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有效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必须要对现有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在《证券法》、《信托法》等核心金融法律制度上有所突破。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金融制度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制定和实施路径进行探索性的尝试。

可行性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启动提供了法治保障

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工作报告采纳了海南代表团的建议,将“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调研起草工作”纳入其中,并经大会表决批准,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提上国家立法日程。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需要在法律制度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而海南自贸港法立法的启动为其提供了基础性、根本性的法治保障。

国际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已有所探索,可供借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欧盟、日本相继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了探索。1997年,英国著名摇滚歌星大卫·鲍伊(David Bowie)以其音乐作品的版权作为证券化资产,在美国金融市场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了10年期利率7.9%的债券,募集资金5500万美元。这是世界上第一起典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随后美国、欧洲、日本均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了探索,逐渐延伸至电影、音乐、专利、商标等各个领域。这些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总体来说给海南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了借鉴。

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各项条件已基本成熟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存量资产不断积累,转让交易也逐步活跃,涌现出了一些可供证券化的知识产权资产。同时,国内就证券化相关的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也日趋完善,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各项条件已基本成熟。2018年12月21日,由海南省知识产权局牵头,信达证券成功发行了“奇艺世纪知识产权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共募集资金4.7亿元,是全国首单知识产权供应链资产证券化项目。

来源于:海知所